2007年3月21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七版:镜鉴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谎言编织的玫瑰梦
本报记者 汪嘉林 通讯员 杨晨艳

  一天,桐乡市崇福镇的陈卫国、陈卫中兄弟俩心急火燎地赶到派出所报案,声称被一个叫蔡涛的人骗走了十多万元钱,而此人还是平时熟悉、常有来往的。两年前,蔡涛与他们说起当地一家知名企业要搞集资,利息高出银行很多,这一骗,把兄弟俩给害惨了……

  一心发财买彩票
  30多岁的蔡涛是崇福人,曾在当地一家大型水泥厂做过几年门卫,他生性懒散却一心想发大财,别人评价他是口气蛮大但办事不牢靠。2004年3月,由于工作表现欠佳,蔡涛被厂里辞退。之后,他和妻子在镇上开了一家纯净水专卖店。蔡涛是个狂热的彩民,有空时,他最喜欢买彩票,不仅如此,他还喜欢赌钱,把自己的发财梦都寄托于彩票和牌桌。因为经常光顾彩票店,蔡涛认识了镇上一家彩票店的老板陈卫中。蔡涛还与一个叫黄韵晓的常有来往,黄韵晓和陈卫中也熟悉。

  高息引诱设下套
  蔡涛一心想迅速发财致富,想到以前上班时曾听说单位里要造热电厂一事,经过一番周密思考后,他决定把自己的“老东家”——水泥厂作为一块金字招牌拿来好好利用一把。2004年3月的一天,蔡涛找到黄韵晓神秘兮兮地说,原单位因为造热电厂要搞集资,利息一分半,定期两年,对外不公布的,公司内普通职工都不可以参加,所以都不知道,他是与公司财务科长私交好才得到特别关照,而且听说镇上一些“有头有脸”的人物也有参加。黄韵晓听得有点心动了。几天后,黄韵晓主动联系蔡涛想集资2万元,但资金一时凑不足,蔡涛爽快地答应由他先垫付1万元。

  自编自导演得真
  蔡涛拿来黄韵晓的1万元钱后,即找人印制了一本假冒水泥厂单位名称的收款收据凭证,并刻制了一枚单位财务专用印章,买了手机,准备大干一番。几天后,蔡涛把一张2万元的收据交给了黄韵晓,就还差1万元,蔡涛出主意说“要么你去问问陈卫中看要集资否”,于是,陈卫中也集资了1万元。陈卫中手头有点闲钱,听到高利息集资无疑是件好事,他觉得有机会应该再去入一点,便问蔡涛厂里还要集资款否,蔡涛正中下怀,“那我去问问看”。几天后,陈卫中得到了回话:还可以集的。
  这一次,陈卫中要入3万元,但他提出要与蔡一起去厂里交钱。这个要求把蔡涛吓得不轻,虽然心里直发颤,但他还是满口答应。几天后,蔡涛带着陈卫中来到水泥厂直接找自己的“财务科长朋友”,但厂里的人说财务总监不在。“今天办不成了”,蔡涛对陈卫中说“我们改天再来好了”。第二天,陈卫中接到了一个自称公司财务总监的李科长的电话,说是听蔡涛讲要来参加厂里的集资,可那天他刚巧出差去了,蔡涛是他的好朋友,厂里集资的事就是他跟蔡涛讲的,如果要集资可以转交蔡涛去办。“李科长”的一个电话打消了陈卫中的顾虑,他很快将3万元现金交与蔡涛,全权委托他去办理。案发后,蔡涛曾向办案人员交代,他在厂里当门卫时知道财务总监星期天是不上班的,所以故意选了个星期天去,然后又冒充李科长的外地人口音打了那个电话。

  不攻自破被戳穿
  蔡涛与陈卫中的关系越来越好,高利息集资成了两人之间的热门话题,利用陈的“大钱生小钱”心理,蔡涛又先后两次以“转让”自己名下和虚构人物“王文君”名下的集资款为由,从陈卫中手中骗走了数万元钱。
  有钱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转眼到了2006年,当初说好的两年集资到期返利的事被蔡涛淡忘了。陈卫中有一天提出要拿利息时,他才“惊醒”过来,“坏了,这不是要露陷了吗”,可很快他又镇定自若骗过了陈卫中:“我问过了,公司集资款要推迟一年返还,而且还可以加入,这次利息调到两分半了。”也许是两分半的利息再一次打动了陈卫中,这次他还建议哥哥陈卫国也去参加集资,兄弟两人共拿出9万元交给蔡涛,说麻烦他去跑一趟。蔡很热心,不久给他们“拿回”3张内容为“集资款年息2分5厘计、定期一年、客户名分别为‘陈卫中’、‘陈卫国’、金额分别为5万元、2万元、2万元”,盖有“财务专用章”的收款凭证。(9万元不是一笔小数目,至案发,蔡居然已用得所剩无几,其曾交代说有10万元借给了朋友,但无任何凭据可查。)
  2006年8月的某一天,陈卫中无意中对该水泥厂一职工说起了水泥厂集资造热电厂的事,可对方一听就说根本没有这回事。陈卫中兄弟俩急急忙忙赶到厂里去核实,得到的结果几乎令他绝望,一切都是子虚乌有。
  近日,蔡涛因诈骗罪被桐乡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。(文中人名均为化名)

  编后:诈骗者虽然受到了法律制裁,可骗来的十几万元钱已被其挥霍殆尽,3位被害人蒙受了巨大损失。本案的教训惨痛而深刻,我们在痛恨骗子泯灭良心、为被害人的遭遇惋惜的同时,也奉劝大家一句,天上不会掉馅饼,还是通过正规的途径投资为好,千万别被所谓的高额回报诱惑、别被某些个人的花言巧语所骗。